探展记丨在潍县为政七载,郑板桥留下多少“宝藏”?
今年4月,潍坊市博物馆“竹影兰风——郑板桥特展”悄然拉开帷幕。没有搞开展仪式,没有科技感满满的展陈技术,只有与主题相关的文物。内容说话,无需喧哗,自有千钧之力。这呼应了郑板桥一生清廉简朴的品格,也是潍坊人对老县令的知音般回应。隔着三百年的幽幽光阴,观其字画,我
今年4月,潍坊市博物馆“竹影兰风——郑板桥特展”悄然拉开帷幕。没有搞开展仪式,没有科技感满满的展陈技术,只有与主题相关的文物。内容说话,无需喧哗,自有千钧之力。这呼应了郑板桥一生清廉简朴的品格,也是潍坊人对老县令的知音般回应。隔着三百年的幽幽光阴,观其字画,我
清乾隆二年,郑燮在京游历,与肃翁初识,一见如故。他如此形容友人:“茂朴忠实,绰有古意,如松柏之在岩阿,众芳不及也。”十几年后,两人相会,肃翁的品性如故。又三年,再次重逢,友人亦如故。郑燮感慨,如同松柏一般的品质是肃翁本性,春夏不与百花争荣,秋冬也不会凋零枝叶。
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它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,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。在小升初考试中,古诗词通常以默写、赏析、运用等形式出现。例如,可能会要求学生默写一首古诗,分析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境,或者根据给定的情境运用恰当的古诗词进行表达。